当前位置->:首页  活动通知  新闻通知

2020年上半年第二次组会记录

来源:物质成瘾与康复研究所    发布时间:[2020-06-23]    [发布单位]:物质成瘾与康复研究所


  一.会议内容:

研二进行开题汇报并汇报开题报告修改情况

二.研二进行开题汇报

   1.文鹏汇报

   张炀:假设之前建议铺垫一下相关依据,注意统计分析方法。

苏红婷:注意表述,尽量让非成瘾研究的老师也能听懂;注意问题的提出要有上下逻辑。

张建勋:直接罗列理论,没有承上启下,表述不够清晰;被试匹配问题:成瘾者抑郁水平较高,和正常组很难匹配;概念界定问题:药物线索和情绪线索,建议查找相关文献,做进一步补充。

2.金悦:父母支持对旁观者的影响

杨老师:询问数据收取情况,督促尽快完成文字版开题报告。

3.刘鹏程:短时距和长时距的反馈加工特征研究

张炀:整体逻辑较混乱,不知到具体想研究什么;被试选取问题:为什么既研究大学生,又研究海洛因成瘾者和正常人?格式问题,显著用*标出。

苏红婷:建议修改题目,尽量贴合研究;思路应聚焦于反馈加工特;。研究二建议改成“毒品使用对时距反馈加工的影响”。

杨老师:对比大学生和海洛因成瘾者的意义何在?研究一和研究二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?

张建勋:建议将大学生的研究作为预实验。

文鹏:建议从“反馈”入手做文章。

刘文鑫:建议研究一加“手机成瘾大学生的时距知觉研究”;加一些与海洛因成瘾者有共同特征的研究,引出研究二。

谈小东:建议加“冲动性”这个共同因素。

4.叶芃:刻板印象威胁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干预策略研究

杨老师:询问干预方法,是否适合留守儿童?干预研究容易遭受质疑,逻辑要合理,证据要充分。

张建勋:假设要清晰明确,涉及范式的操作性定义(因变量);视角切入需合理,留守儿童能力差,并非仅仅因为本研究中的刻板印象威胁,建议加入多种视角,然后再引出本研究的视角。

三.研二开题报告修改情况

1.张银燕:实验设计过于简单,已修改。

杨老师:学硕要求较高,建议先通过开题,细节问题后期慢慢修改;研究2-3个即可,尽量往深处研究,层层递进。

2.杨雁惠:研究二没有,已修改加入研究二。

杨老师:抓紧看相关文献,尽快完成开题。

3.谈小东:换被试,海洛因成瘾者更换成尼古丁成瘾者。

杨老师:被试选取问题:被试量大小,被试年龄是否匹配;大学生和成年人的数据都收,收回来后再分析比较,提炼出有用的结果。

4.张福民:预数据较少,统计方法问题,已修改。

杨老师:实验设计没问题的话,抓紧进度;干预一次是否合适,建议多次干预,追踪效果。

5.王梦琳:逻辑不清楚,文献支撑不够,已修改。

杨老师:文献积累不够,建议多读文献,加大阅读量。

张建勋:建议在社会规范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增加变量。

四.组会总结

研二认真准备开题,研究要聚焦,尽量往深处走,争取拿出一份合格的开题报告,顺利通过开题。

研一研二要多跟师兄师姐沟通交流,积极帮助师兄师姐做实验、收数据,争取自己发篇高水平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