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下半年第1次组会记录
来源:物质成瘾与康复研究所 发布时间:[2022-10-14] [发布单位]:物质成瘾与康复研究所
时间:2022年10月13日 地点:腾讯会议 应到:47人 实到:47人
组会内容
一、王霞师姐组织放松活动
二、杨老师讲话
1、在疫情封控的情况下,文献阅读和汇报不能松懈。要在完成自己本阶段的开题、收实验数据等任务之外,继续汇报文献、坚持文献阅读,做好文献的积累。要做好学习计划,在学习记录本上及时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文献阅读情况。之后会恢复大小组会的制度,平时聚焦读文献、形成系列汇报,这样在要求汇报时就无需多准备。
2、小组长要重视小组会的作用,时间可以灵活,但必须得开。小组长负责发现问题,但所有同学要为自己负责,不能过于依赖小组长。汇报内容在小组内打磨报告后再进大组会。
3、所有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做到:学硕一定要掌握一门实验技术,如ERP技术和眼动技术,专硕同学鼓励去学习,可掌握行为实验技术,至少掌握1、2个心理咨询的技术。要积极参加活动和讲座,尽量每个人都学会写项目本子。
三、研二汇报开题报告
1、陈至辰:错失恐惧者对社会排斥的神经加工机制。
建议:
刘文鑫:感觉比较乱,题目不太明确,研究设计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在变,要回答的问题太多,不聚焦;没有回答错失“恐惧对社会排斥到底是何意义?”这个关键问题;另外干预的靶子不明确,自我决定理论的意义也不明确。
李玲:问题提出逻辑不是很顺,还需修改;实验二的设计中“高错失恐惧人群”不能代表所研究的总体。
张炀: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够明晰;要发现研究问题的意义。
张建勋:未交待清楚立意;未定义“错失恐惧”是状态还是特质,在实验中也混淆了;自变量和因变量在变化。
苏红婷:需要调整实验设计,实验二的标题修改,让其与设计相符;题目中“错失恐惧者”这种表述不恰当;题目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。
2、周亚杰:未来情景想象对大学生跨期决策的影响:情绪动机的作用。
建议:
刘文鑫:细节部分需要注意:问题一的表述需要调整;研究意义部分没有体现本研究最核心的意义;实验操纵部分不一定有效,是否可以修改得更自然些?如在主观评定里加入动机强度评定;认知窄化的英文应改为动词。
张炀:研究二只选择了愤怒这种情绪是否适当?
李玲:愉悦、欲求和愤怒情绪放在同一组里作为趋近动机未来事件,他们的动机强度不一样是否会对实验有影响?可以再参考相关文献确认。
3、张宁:社会距离对刻板印象内容维度的影响。
建议:
曹华:实验题目需要修改。
刘文鑫:研究问题很有意义,但实验设计没跟上。
张建勋:只进行人格特质的判断来测量刻板印象是否合适?
杨老师:在汇报时回答问题,汇报人必须自己盘逻辑,不能依赖他人补充。
曹华:直接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进行研究有些简单,可再选视角进行深入研究。
4、李燕筠:童年创伤与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风险与保护性因素评估。
建议:
刘文鑫:风险和保护因素的关系是什么没有阐述清楚。
曹华:研究一的研究目的不必赘述相关关系。
四、研一汇报学习计划
1、谭沛:
建议:
刘文鑫:计划比较详细,整体挺好,希望能够按照计划执行;尽量不要用知云翻译器。
崔霞:阅读文献要纵向深入,便于找到研究方向;不要焦虑,注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。
周亚杰:周内计划未完成记得周末补充;文献阅读方面,记录和整理文献非常重要,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。
张建勋:整体可以,若可以做到便很好。
杨老师:先做好这一学期的计划,根据本身情况做调整;把中文文献的阅读加入计划,研一可先以阅读中文文献为主,再逐步增加外文文献。
2、陈璐璐:
建议:
陈至辰:六级考过不难,只需要练习听力,平时认真阅读学习英文文献即可;英文文献的研究方法部分初期较难上手,可先阅读高质量的中文文献。
曹华:可与研二研三的师兄师姐交流,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。
刘文鑫:关于研究方法的学习,可根据需要自学。
五、杨老师总结
研一要夯实基础,按照课表安排个人学习时间;要重视统计和实验,利用各方资源学习;六级一定要过,是研一的重点目标。鼓励小组长开设专题,群策群力解决问题。大家要抓紧时间做好自己的事,同时注意身体健康,祝大家平平安安度过疫情。